走近文学女神
——新学期寄语
·单 旭·
伴着第一场秋雨,新的学期向我们走来了,校园内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作为半农文学社的成员,新的学期既是我们耕耘的季节,又是收获的季节。
文学的海洋浩瀚无边,我们的半农先生为我们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半农先生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凭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孜孜以求,赢得文学女神的青睐,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无论美丑、高矮、胖瘦,文学女神对谁都是一视同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文学没有兴趣是不可能有所收获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阅读,体会文字的优美,意境的深远。不断地练笔则是走近文学女神的唯一途径。希望每一个半农文学社成员在新的学期中,拿起手中笔,常抒心中意。不畏困难,不惧坎坷,以坦然的心态,坚定的意志,走在文学创作的路途上。
最后,祝愿每一个半农文学社成员在新的学期中都心想事成,学有所获。
敞开心扉话作文
——一中会议发言摘要
·李锡成辑录·
在江阴市一中承办的“半农文学社”座谈会上,文学名家畅所欲言,对如何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各抒已见。
吴志云(市教育局):教师要敢于标新立异。
作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学会观摩周围的人与事,写出自己的感想与感悟。做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敢于标新立异,知识面要宽;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教学内涵。
蔡意同(江阴日报):培养兴趣,开卷有益
教学生写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看课外读物,开卷有益,拓展知识视野。写文章要逐步摆脱学生腔,字里行间渗透真情实感,面对生活,发表真知灼见。
丁阿虎(江阴日报):尊重个性,注重创新
一个语文教学高手必然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诱导。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导向非常好,体现了当今中学作文教学观念导向上的一大转变,这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发起了一次挑战。
徐璐(实验小学):要善于欣赏学生
我在作文教学中很少讲谋篇布局,让学生把写作作为感情的自然流露。老师看学生作文,主要看文章透露出的童真与灵性。所以,每次作文,我总放胆让学生大胆想象。老师要善于欣赏学生,那怕有一句精彩的话也好。
张桃红(青阳中学):口头笔头表达并重
我是语文教学新手,刚刚走上讲台,我常常陶醉于学生的奇思妙想和清新意境。我觉得上作文课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文学艺术美的熏陶。我看重学生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并重,通过课堂即席演讲,闪烁学生创新思维的思想火花。
衡月萍(花园小学):不以应试作文为目的
我在作文教学中不以应试作文为目的。持之以恒抓学生写日记,写好日记是作文的前期准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丰富的想象来源于多彩的生活,心灵受到震撼方能产生激情。作文要有个性,语言要靠积累,中午半小时硬规定:读课外书,每星期天则看一小时课外书。小学阶段打好了作文功底,到了中学,作文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活跃,妙笔自然生花。
弘扬半农精神 培养文学新苗
许培良
刘半农(1891—1934),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追求真理,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许多震惊文坛的进步论著,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一位“斗士”和“闯将”。
当年,半农先生打破惯性,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他是具有开拓精神的杂文家。今天,半农文学社作为全市第一个学生文学联社,冲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空间局限,使全市二十多所中小学的文学社走到一起,牵手共进,不也是一个小小的创举吗?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海洋有容乃大,月光无声才美。”这两语诗是刘半农先生投身生活、博采众长的生动写照。我相信,半农文学社的师生们会从半农身上汲取成功的秘诀,低头读书,抬头生活。在生活里挖掘写作的源泉与灵感,语言就会永远鲜活,心灵就会永远丰润。
欣闻半农文学社即将三周岁的好消息,回首半农文学社一千多个日子里那深深浅浅的足迹,我们欣喜地看到:半农的故乡多雅事,半农的传人在成长。我们由衷地祝愿:文学的事业人人爱,半农的精神代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