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天华艺术学校
高扬半农旗帜,扶植文学新苗
——“半农文学社”成立大会侧记
五月的江南,花红柳绿,生机盎然。2001年5月23日下午,江阴市天华艺术学校《半农文学社》在浓浓春意中成立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天华艺校名誉校长徐海峰、陈捷元和市委统战部、市教委、市文化局及江阴日报社、江阴电视台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南菁中学、江阴高中、暨阳中学、实验小学、城中中心小学等15所中小学文学社指导老师,作为《半农文学社》团体会员的代表也出席了成立大会。
天华艺校举办“半农文学社”旨在弘扬刘半农先生开拓新文化的精神,繁荣地方文艺创作,培养江阴青少年文学新秀。
会上,与会人员热烈发言,盛赞天华艺校开拓型创新思维,一致认为:刘半农、刘天华是江阴藉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半农文学社》的成立,对弘扬五四新文化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扶植文学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半农文学社》面向中小学作文教学,致力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文学审美情趣的熏陶,对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更能产生积极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海峰在会上高度评价了天华艺校办学成果,他说:“天华艺校办学16年来致力于发展民族音乐,取得了累累硕果,天华故乡民乐风劲吹大江南北。这次又倡导成立《半农文学社》,这对培育文学青少年茁壮成长、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促进刘半农先生功不可没的业绩宣传和学术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半农文学社》积极倡导学生加强知识积累,促进能力培养,提高道德修养,坚持开拓创新,为江阴培育出一大批文学新苗。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捷元在会上指出,今年,适逢刘半农先生诞辰110周年,在这样的时刻成立《半农文学社》非常有意义。刘半农是五四时代新文化运动的闯将,是与鲁迅先生同时代的中国文坛巨匠。他不仅是江阴的骄傲,而且是整个民族的骄傲。天华艺校成立半农文学社,体现了文学从娃娃抓起的宗旨。只要立足江阴,面向周边,高起点开展文学实践,坚持不懈抓下去,一定能出成果。半农是一面旗帜,要高高举起。这是江阴的专利,也可以成为天华艺校的品牌,形成江阴的又一文化产业。
|